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一位來自台灣的吳採頤發表她在2014年與多位友人創立Ambidio聲音科技公司的歷程,啟發了撰寫這篇跟聲音有關的文章。根據其所提出的具體想法是「如何藉由運算程式,處理聲音的方向、時間、響度、高低與距離感,重構大腦對聲音資訊的解讀,改變音場寬度與環繞的三度空間情境」 。此一理念最終想突破,在筆電、手機或PC的音箱上,仍可跳脫劇場多喇叭的製式作法,營造出具模擬現實聲音環繞音場的效果。這個夢想的實現,著實顛覆了1957年就商轉的立體聲技術,更帶出聲音工業與市場的革命思維。現實環境中的各種聲音,有極小到極大的聲音強度、極低到極高的聲音頻率,亦有單純到複雜的聲音組合,甚至還有損傷身心的噪音。這種種聲音的呈現,其影響性則因每個人的生理現況而異;當然,也和每個人所處的周遭環境或情境而有所不同。電視、電影和劇場的聲音同樣具有以上各種內容,只是它是在限制的範圍內去求觀眾的共鳴,反而於生理和心理的影響性就不如現實生活一般的複雜。在電視攝錄影外景作業中,尤其是劇情片之錄製,因為必須投射甚至誇大現實,必須注意聲音元素的表演。電視影像的消失會帶給觀眾甚大的震撼,但是沒有聲音的影像卻還是成立的。由此可理解,影視媒體中的聲音雖是不可少,卻僅居於影像的輔助地位而已,因而,聲音設計者在處理各類聲音的組合過程中必須適當的取捨,以符合影像的需要。如前言所提及Ambidio公司成立,其實仍須歸功於盧卡斯影業(Lucasfilm Ltd.)下的Skywalker Sound聲音設計師與導演Gary Rydstrom。提起盧卡斯的電影,不得不跟1971年盧卡斯影業的聲音商標The Deep Note和THX(Tomlinson Holman Experiment)標準扣連;當年,想播放盧卡斯電影的戲院,都需先合乎此一規格。所謂THX規格的規範,不光是對設備的認證,更包括對環境噪聲和室內空間頻率響應的要求。簡言之,不論在電影工作室、電影放映廳,還是家庭影院中的任何座位,都需達到一致的聲音的感受,才有資格取得盧卡斯電影的播映權。1973年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推出的 IMAX(Image Maximum)半球形銀幕的電影院,當年係採用六聲道35釐米磁帶播放與畫面同步的聲音;其後,改良成為杜比數位及DTS多聲道系統;2015年,IMAX公司推出12.1(12聲道和一個超重低音),也就是13聲道多聲道聲音系統。有些影院為了顯現其身歷聲的感受,甚至在廳內就裝上幾十顆喇叭,以強調聲音的細緻度,經由聲音的精確集成、調校與定向過程,將聲音的再現發揮到極緻。其目的,不外乎就是要凸顯超寬螢幕與超立體視覺的影音合成與共伴效應。前幾個月,有位專研聲音技術的友人,提供了WIZOR X-Spatial聲音產製概念,剛好呼應Ambidio公司的聲音再現理念。其共同的概念皆認為,聲波的傳統概念實際上是具有不同聲壓模式的形式,經由這個假設,確實可以得出數學模組與現有的聲學和聲學理論完全不同;其次,大多數現有的聲音技術僅關注如何向聽眾傳遞聲音的主題,為了給觀眾提供環繞聲,需要有很多點聲源的音箱圍繞觀眾,甚至在天花板上安裝喇叭以提供頂部聲音,創造環繞聲效果。事實證明,真實的原始聲場是一個無縫、全音頻、360度與球形的呈現;亦即,聲音來自各個角度和各個方向,試圖要還原立體現實的自然聲感,確實不容易達成。上述WIZOR X-Spatial與Ambidio兩者的聲音處理理念皆認為,兼顧立體、現實與自然的環繞聲,不應僅是在聲源傳遞,更應致力於接收端;原理皆是,人類的耳朵和大腦聽覺感知機制,係從聲波壓力的不同壓力模式中獲取音源線索。換言之,如果可以專注於人類聽覺系統的解構,導向人類大腦傾聽3D虛擬現實環繞聲以及4D擴增實境的聲學效果,讓聲音進入人耳的外耳道,在鼓膜上產生振動,鼓膜通過將聲波轉換為電化學脈衝將訊號傳輸到大腦聽覺感知中心,替代擴音系統位置的物理特質,完成聲音的還原。如前所述,聲音工業一直無法跟上視覺工業的原因,不外乎人類的感官注意力仍趨於顯性的視覺表達。然而,本文的分享就是提醒影視產業在追求4K與8K影像的同時,亦應將聲音工業置之於重要角色。更期盼在物理化的技術中,莫忘人類感官的心理感受,宜重視如何提升人類的「心理聲學」,藉以增強和優化人腦對音樂、音效和聲音的靈敏度與感受。更多論壇文章 阿扁的老方法,救得了今天的民進黨嗎? 怒嗆台灣是摘器官共犯結構—葛特曼傳奇 臺灣無意也無力和大陸對抗 民進黨為什麼要一直「護台灣」? 換首「新國歌」如何? 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>>> 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ggang51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